《
通信世界》2014年国内4G发展以中国移动为首,取得的成绩令业界惊叹,无论是用户数还是
基站数都远远突破了既定目标,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两家
运营商的4G发展。您认为有哪些原因促成了这样的局面?
诸震雷:中国移动的4G建设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与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密不可分,并在
TD-LTE频谱资源方面给予支持。其次,运营商在
TD-LTE部署方面的努力也功不可没,中国移动从早期TD-LTE实验网开始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实验网期间就提出了包括“面向规划、面向终端用户”在内的六个面向可持续执行目标,并在各种规模
测试中充分、全面地验证了建网所需的各项基本功能和产品系列,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建网开始后的快速有效的策略执行;同时在商用部署上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移动原有的站址储备优势,清晰、合理地细化新建和升级实施策略。同时,中国移动大力推动TD-LTE
产业链的成熟,也是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支持TD-LTE的终端种类非常丰富,而且价格较低,全面刺激了终端用户消费市场的快速上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丰富的移动应用的发展,用户对移动宽带需求增长显著,而不同网络使用感受区别明显,也推动着终端用户更快速地转向4G网络。
王震:深度的网络覆盖、成功的商业运行模式使中国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TD-LTE执牛耳者。
从4G发展初期至今,支持中国移动网络的4G手机款型从20款增加到600多款,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目前国内市场主流的4G手机都是支持5模10频,给予客户丰富的选择性;而低成本千元
智能机的大量推出,进一步降低4G客户的使用门槛,助力中移动4G的迅速发展。
TD-LTE的迅速崛起并不意味着TD-SCDMA的时代行将结束。经过多年的发展,TD-SCDMA基站规模已达50多万台,用户数2亿多,用户数量稳步增长,目前无论是话音话务量还是数据流量方面,均已经呈现出平稳缓升的态势,已成为数据业务的主力承载网络。为客户继续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3G用户的满意度,也是未来向4G转化的一个前提。虽然4G网络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但其与3G一样,必将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可以预见在未来3到5年内,3G与4G将共同支撑移动网络的发展,为客户提供良好优质的服务。
《通信世界》2015年的三家4G全面竞争已经箭在弦上,电信和联通在
FDD与
TDD的融合发展上该着重解决哪些问题,才能拉近与中移动的差距?国内4G格局是否有望改变?
诸震雷:在市场竞争层面,电信和联通如果想要拉近差距,必须在网络部署时充分发挥FDD/TDD融合的特点,考虑到FDD 和 TDD 已分配频谱资源的特点定位网络特性,以FDD网络做为基本覆盖、TDD 做为热点容量补充,快速布网,缩小和移动之间的差距;另外,借助已有3G网络,发挥3G/4G互操作的优势,扩大在话音和数据业务无缝衔接方面与移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争取改善市场竞争局面;同时,需要推动运营商间站址的共享,尽快完善4G覆盖,保障用户体验;同时借助国际主流FDD频段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加快产业链的成熟,全面普及符合中国需求的智能终端。
当然,FDD/TDD混合组网牌照的尽早发放也是重要的先决条件。
王震:中国电信关键还是发展,目前其最大的问题仍是终端丰富度不足,缺乏有竞争力的机型,加上选网策略优选尚未商用的FDD网络,使得用户发展举步维艰。化解终端问题需要一些灵活的终端策略,把终端厂商的能力发挥出来。
中国联通独有的WCDMA、FDD演进路线,可以共享全球终端产业,加之合理的终端策略,使得其终端的丰富度相当不错。3G/4G融合的营销方式加之传统的固定网优势,用户相对稳固,4G用户的增长并不明显,保持现有的用户是重点。其短板仍在网络覆盖上和服务上,近期的U900网络扩建,将会逐步扭转期覆盖不佳的影响。如果联通能有更具竞争力的资费策略和更佳的服务质量,相信会吸引一部分用户转网,增加其移动用户数。
《通信世界》对于2015年的LTE-A技术应用,您认为有哪些挑战?同样在2015年将被重点应用的还将有哪些技术?
诸震雷:LTE-A中引入了载波聚合、多点协作传输等技术,对网络容量和用户感知都有很大提升。新技术的引入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端到端的支持,所以,配合网络侧功能支持的新版本终端的成熟和普及,是我们引入LTE-A新功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2015年,国内4G重点应用还包括VoLTE引入、eMBMS广播的推进等。
王震:LTE-A 技术中,载波聚合(CA)技术可实现上下行峰值速率、上下行边缘速率成倍提高。多点协作传输(CoMP)技术可通过多个小区间的协作实现上/下行边缘性能改善,目前已通过现网验证。
LTE-A多
天线增强技术是在LTE多
天线技术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峰值速率和频谱效率而提出的。上/下行多天线增强技术在并行传输数据层数的增加直接带来了频谱效率的大幅提高,此数据传输性能增益最终也将体现在用户的业务体验上。
LTE-A技术的部署涉及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需要产业链整体推动,LTE-A多项技术需要系统设备和终端的通力配合才能实现最终商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