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
运营商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各自的“混改”方案制定,最早2015年展开实质性工作。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面对“内忧外患”,根据国资委等机构的统一部署,国企改革下一步即将扩围至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正在抓紧制定下一阶段改革框架和具体推进路线图,其核心将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向包括民资在内的外部资本逐渐开放
互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分析在内的各类新兴业务,以此推进运营商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其在移动
互联网时代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三大运营商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各自的“混改”方案制定,除了框架性的总体方针外,还将包括对外开放的业务类型和参股比例,部分企业还可能会制定员工持股计划等方案。如果进展顺利,相关推进工作最早将会在2015年展开。据悉,三大运营商推进“混改”的目的,是尝试解决目前电信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具体为:宏观层面,确定民资在垄断经济部门的地位,以及发挥其在经济中作用;中观层面,保护行业创新和协调行业发展;微观层面,进一步完善运营商体制机制,促进运营商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打破电信业垄断一直是电信业改革的长期目标,推进三大运营商‘混改’仍是朝这一目标努力。但因为各方面原因,国内电信业存在不少问题,通过‘混改’将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为随后更为深入的电信改革奠定基础。”知情人士说。
有运营商人士向记者介绍,国资委方面一直都在进行运营商体制机制改革的相关研究,运营商自己也有所动作。
7月15日,国资委通报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后,运营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中国电信人士则明言,“具体的改革措施将会早于外界预期推出”。
事实上,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改革尝试。今年5月,中国电信率先公布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框架性方案,宣布向外部资本开放互联网、信息服务、移动社交等新兴业务,并在随后为旗下的炫彩互动和天翼阅读业务公司引入多位战略投资者;中国联通则在日前披露中报后表态,将主动自上而下推进混合所有制,并将在2015年披露业绩时迈出实实在在的一步,而上海等地的中国联通分公司已开始在创投业务上展开探索。体量庞大的中国移动虽未透露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但从2013年开始,已经着手对原有的八大移动业务基地进行改组,并尝试引入合作伙伴。
三大运营商“混改”尝试,一方面符合我国改革总体要求,另一方面是运营商发展的内在要求“三大运营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所致。”上述知情人士解释,“内忧”是指电信业试点“营改增”后,面临的巨大的业绩下滑压力,以及移动互联网发展对运营商传统业务造成的冲击;“外患”则是中美、中澳、中韩、中日等双边谈判要求国内进一步开放电信业,以及W TO框架下关于进一步开放国内电信业的谈判即将重启。在这样双重压力下,三大运营商自身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多位运营商人士表示,进一步向民资开放电信业的市场环境正在日益成熟,运营商混合所有制改革已不存在阻碍。自从2012年6月
工信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后,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ID C、ISP业务、国内多方
通信业务已陆续向民资开放,或开放业务牌照申请;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在对W T O承诺之外新增呼叫中心、国内多方通信、互联网接入、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4项开放业务;而根据
工信部年度工作安排,《接入网业务试点方案》也有望在今年年内出台并接受民资企业的业务申请。
更为重要的是,7月18日由三大运营商合资设立的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俗称“
铁塔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并在制度设计上为民资进入预留接口,这被认为是三大运营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尝试,其经验可能会成为未来运营商各项改革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