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工信部颁发TD-LTE牌照以来,TD-LTE这一“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4G标准在国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前不久,中国移动发布6月份的数据,宣布自己的4G用户突破了1000万。同样是获得TD-LTE牌照,由于缺乏资金加之技术限制,作为移动主要对手的联通和电信却始终难有作为,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4G手机也无法提供。只有一家运营商可以提供4G服务,这显然并不是大家所愿意看到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信部又许可联通和电信各自在16城市进行FDD/TDD融合网络试验。可以说从这一刻起,FDD-LTE借着融合组网的名义,正式进入了中国。
在电信联通两家运营商获得混合组网许可后,移动员工陈志刚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融合组网是全世界的趋势,而4G也必然是融合组网的天下。正因为如此,在TD-LTE利用政策优势远远甩开FDD-LTE以后,移动也应该利用融合组网的契机,使用FDD-LTE。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在我看来,融合组网绝不是全球运营商一致的终点。而中国运营商之所以要融合组网,也和频谱不足毫无关系。而移动之所以要上马FDD-LTE,不仅不是为融合组网提供红利,反而是为了摆脱TD-LTE对自身发展的限制。要想理解这几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仔细分析一下。
TD-LTE并不是纯粹意义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可能有人不知道,在全球合作日趋紧密的今天,任何一个通信标准都不可能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可以独立研发的。无论是“欧洲标准”的FDD-LTE,还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实际上都是在3GPP的框架下历经多年研发完成的。FDD和TDD不过是LTE标准下的两种不同接入方式而已,它是全世界共同智慧的结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企业可以声称对于某种制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力。不仅如此,根据一些国际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中国所拥有的FDD-LTE专利占比已经超过20%,这一比例甚至高过了TD-LTE。单纯强调TD-LTE的“自主知识产权”,忽视中国企业在FDD-LTE的价值,进而把两种标准对立起来,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融合组网和频谱不足关系不大
既然TD-LTE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那么为了扶持自主知识产权只做TD-LTE就显得没有必要。正因为如此,国内三家运营商选择融合组网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在全球90%运营商普遍选择FDD-LTE的今天,融合组网是否会如有些人所说,成为全球运营商的最终选择呢?
所谓融合组网,是指一个运营商同时部署FDD-LTE和TD-LTE两种制式的4G网络。从TD-SCDMA、TD-LTE的资料里我们不难发现,TDD时分双工的优势被不断提及。不少人认为,由于TDD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离散频谱,TD-LTE更适合运营商的发展。随着4G网络的不断发展和频谱资源日益紧张,TDD技术最终将成为运营商的主要选择。“在技术层面,未来运营商的网络将走向融合和统一,这既是正在全球发生的趋势,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