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运营商员工踊跃竞聘
铁塔公司有限的岗位就可以看出,
铁塔公司不是一般的“热”,短短几个月来,各地铁塔公司快速高效组建,业界也是一片看好。但是,在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看来,铁塔公司虽能带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电信业效率、效益提升,但自身尚属新生事物,在国内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面对。
存量资产整合没那么容易
曾剑秋认为,面向三家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在存量资产整合及新建能力形成方面要闯过几道难关。
一是存量铁塔清产核资、资源整合任务步履艰难。存量铁塔资产注入是铁塔公司顺利发展、实现整合价值提升、彰显改革成效的关键。但相关工作非常庞杂,需要协调三家电信运营商,投入大量人员精力去摸清底数,核实实物资产,需要经过资产盘查辨认、产权拆分、资产评估、产权转移等复杂的操作程序。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上述工作,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二是铁塔资产良莠不齐,资产有效性存在较大风险。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铁塔资产不完整,这些资产在接收过程中可能面临资产不清、规范不符、资料不全等诸多问题。有的铁塔建设年代久远,使用期限较长,蓄电池完好率很低,风能太阳能电池不稳定,转供电成本不断上升,造成电源维护成本高、
基站退服率高,现在在运营商手上没有暴露,但铁塔公司接手后,这类服务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并成为运营商对铁塔公司的服务要求。还有的铁塔地处偏远,维护成本高、运营收益低,这些资产注入之后,对铁塔公司的运营管理将形成较大的压力,并为后续引入民资、推动上市等工作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
三是新建能力如何快速有效形成,是铁塔公司正式运营后的当务之急。此前,铁塔及相关附属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工作分散在运营商的各地市公司。现在,铁塔公司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并要在原来基础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建设效率、建设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与过去形成比较优势,绝非易事。由于4G建设的要求,明年1月1日之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出大量的铁塔建设需求,有些需要新建,有些需要改造存量铁塔,这里面时间很紧、要求繁杂、任务艰巨。
此外,曾剑秋强调,在铁塔公司成立之前,通信行业中已经存在经营范围上比较类似的公司,个别地方还设有通信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整合过程中可能有相关方面利益的牵连,需要铁塔公司慎重考虑、妥善处理。
建设审批和环评困难重重
曾剑秋认为,铁塔公司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在建设审批和环境评测等方面,要面向地方政府和社会协调解决诸多事宜。
一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政府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审批程序上需要进一步理顺。基站、铁塔等建设涉及选址、征地、频率使用、进场施工等,还涉及管线、机房、天面、电力等外围配套设施,需要政府的规划、环保、城管、国土、建设等多部门进行审批。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未将基站、铁塔的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尚未出台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没有明确相关的牵头单位和审批程序,可能同时存在无人管理及多头管理现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
二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迫切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由于社会上部分群众受一些片面、虚假、伪科学信息误导,误认为基站辐射影响周边人群身体健康,曾出现不少阻挠、破坏通信基站建设的问题,严重影响网络建设和通信安全。
针对以上问题,曾剑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出发,尽快把基站、铁塔等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之中,形成市政、建筑方面的强制性规范和标准,以利于地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需要对通信基站辐射问题进行权威发布和宣传,消除社会误解。
公司内部管理面临考验
除了外部因素,曾剑秋认为,铁塔公司在内部管理方面也面临一些难题和考验。
一是铁塔公司内部人员主要来自三家电信运营商,带来的文化和行事风格各不相同。如果处理得不好,三方人员的团队融合问题会成为铁塔公司的一大难题。这在过去电信行业多次重组中常有发生,融合不好、内耗不止成为某些企业“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行业内一个时常议论的话题。铁塔公司要特别引以为鉴,各级领导要有宽阔的胸怀,在过渡期内或“磨合期”内,将人员文化融合问题作为一个事关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是在人员十分精简的情况下,如何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各方面工作。铁塔公司总部只设七部门两中心,人员只有百十来人;省级分公司本部只设四部门一中心,只有二三十人;地市级分公司也相当精简,小的不到10人。全部加起来,不到1万人,甚至不足一家电信运营商一个省级公司的人数多。但铁塔公司的业务遍布全国县乡镇村,少量的人员如何承担各项工作任务,是对铁塔公司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产业链整合能力、服务响应能力的很大考验。